公民、經濟與社會科
課程名稱和課程理念
本課程以公民、經濟與社會課程名稱發布,說明課程包含的三個主要概念 —「 公 民」、「 經 濟」和「 社 會」,銜 接個人、社會和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範疇 一 「個人與群性發展 」、 範 疇 五 「 資 源 與 經 濟 活 動 」和 範疇六「社會體系與公民精神」相關的基礎知識、技能,以及價值觀和態度。
「公民」、「經濟」和「社會」三個課程概念的學習元素互相配合,貫徹個人、社會和 人文教育的課程宗旨,幫助 學生瞭解自己、社會、國家和世界,以及他們之間密切的互動關係;並讓學生明白,身處人類互聯相依的世界,除了要為自己的人生努力奮鬥外,亦要為世界、國家和本地社會的共同福祉作出貢獻,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。
課程有關範疇一「個人與群性發展」的學習元素,旨在 照顧學生個人成長的需要,幫助他們認識和愛護自己、發展健康的人際關係、掌握正確的價值觀、重要的生活技能、應對不良行為的方法等,這些既是促進健康人生,亦是成為良好公民的重要學習元素。除了從個體方面認識自我和培育良好品格和人文素養之外,課程亦著重學生的群性發展,幫助學生學習在不同單位/組織 /活動,與社會上不同背景人士相處和協作,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,能夠設身處地考慮和體諒他人的處境及感受,實踐對別人的尊重和關懷,共同建立多元共融、互惠互利的社會 。
課程亦會涵蓋範疇五「資源與經濟活動」及範疇六「社會體系與公民精神」相關的學習元素,以幫助學生知道自己既是社會一份子,亦是中國人的身份,並以社會一份子的角度來認識自我和探索發展機遇;學習從較宏觀的國家視 野和社會整體的角度來瞭解本地、國家和世界的經濟發展情況、社會體系的運作及其之間的互動關係,明白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,與國家的發展一直相輔相成,密不可分,尤其是香港擁有「背靠祖國、聯通世界」的獨特優勢,需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,提升發展動能,做好國家與世界各國互聯互通的橋樑,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。
此外,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,經濟有長足的發展,讓人民生活得到大幅改善,並積極參與國際事務。學生作為社會及國家一份子,有需要認識國家及本地社會經濟發展和成就,以及國家參與國際事務的情況,思考在未來可擔當 的角色,為國家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獻。本課程範疇五和六的 相關 單元,正好促進 學生關注 當代世界的課題,拓闊世界視野。
總的來說,公民、經濟與社會課程在初中階段讓學生透過個人、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範疇一、五及六的學習內容,促進學生個人與群性發展,加強他們對國家和社會的認識,理解和尊重個人在社會和國家的角色和權責,並明白內地與香港的緊密關係,從而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、家國情懷和國民身份認同,以落實愛國主義教育。個人、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六個範疇均不可或缺。在學習過程中公民、經濟與社會課程須與其他個人、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科目,如歷史、地理、中國歷史等課程 相輔相成,協助學生整全地建立知識基礎,應用所學及發展技能,培養正確的價值觀、態度和行為,以成為有識見、有責任感、具國家觀念 和 國際視野,有大局 觀的公民,為國家和社會的福祉作出貢獻。